饿了么前CEO韩鎏已经站在金字塔尖,却仍伸手捞那4000万,很多人想不通:年薪大几百万、阿里史上最年轻副总裁,至于吗?警方从十几个出租屋拖出50公斤金条、1200万现金、2300万奢侈品时,答案已经摊在桌上——那点“合法收入”在高阶圈里根本不够看。2023年7月,韩鎏还是蜂鸟即配总裁,手里的权力清单让人眼红:哪些物流公司能进北上广深、每个城市给多少补贴、KPI怎么算,几乎他说了算。供应商们排着队请他吃饭,一顿饭就能塞130万“茶水费”,两年30多次,4000万轻松到账。相比起来,公开薪酬显得寒酸:业内透露饿了么CEO年薪区间300-1000万,扣完税只剩六七成,还得背负“一年一考核、三年一洗牌”的KPI魔咒。在互联网行业,CEO岗位像短租公寓:快的半年卷铺盖,长的也难撑五年,韩鎏自己就是2024年3月上位、2025年2月被贬、6月直接被警方带走。任期越短,变现越急,权力过期作废。外卖战场烧钱的缝隙,成了最好的提款机。饿了么本地生活2024财年依旧亏损98亿,公司急于压缩成本、抬升单量,对高管的考核只剩GMV和UE(单位经济模型)两个血淋淋的指标。为了数字好看,韩鎏把供应商变成“共享钱包”:想留在牌桌上,先交“座位费”;想多拿补贴,利润五五开。警方通报里,行贿的物流老板们考核其实不达标,靠走他的“绿色通道”继续趴在全国核心城市吸血。这套玩法不是他原创,阿里系自2009年起已通报17起贪腐案,美团、京东、滴滴也先后上演“小官巨贪”,说明平台模式天生把巨量现金流押在少数几个人手里,一旦风控缺位,人性就被放大。38岁,年薪百万,期权若干,可韩鎏每天睁眼看到的都是身价数十亿的创始人、手握重金的战投大佬,以及随时能换掉自己的董事会。圈子越高端,消费水位越高:一套上海内环大平层、两辆埃尔法、孩子国际学校学费,加起来就能吞掉税后年薪。更别提他还要为未来买安全感——互联网CEO职业寿命平均不到四年,一旦失势,收入来源瞬间归零。于是4000万现金成了最硬的“退休金”,没税、没锁定期、没业绩对赌,一把落袋,失业也从容。讽刺的是,案发并非监管天衣无缝,而是内部派系洗牌。2025年2月,韩鎏突然被踢出CEO序列,“专注即时物流”,其实就是夺权信号;5月,饿了么自查后火速报案,6月警方直接上门。权力一旦松动,昔日盟友跑得比谁都快。现在等待他的是10到15年的刑期,出来正好50岁,大厂不会再递名片,外卖站点老板或许都嫌他年纪大。故事讲完,只剩一句:别把平台给的光环当成自己的翅膀,飞得越高,落地越疼。你觉得韩鎏是太贪还是太怕?留言区聊聊。(信息来源:财联社2025-07-25《饿了么前CEO被抓细节曝光,4000万元贿款物藏多个出租屋》;网易2025-07-25《饿了么前CEO两年受贿4000万被拘!把供应链变成“提款机”》;搜狐2025-07-26《饿了么前CEO狂贪4000万,50公斤黄金+1200万现金藏出租屋》)